▲ 福州新聞網、福州日報2021年1月12日訊
▲ 高通量衛星通信終端(市海洋與漁業局供圖)
福州新聞網1月12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張笑雪 通訊員 孫超 陳哲釗)記者11日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福建省海洋漁船衛星互聯網測試項目”總結評議會日前在福州召開,福州市率先試點的高通量衛星互聯網“寬帶入?!表椖俊=ㄊ『Q鬂O船衛星互聯網測試項目取得可喜成績。
本次評議專家組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海洋領域權威專家潘德爐牽頭組成。經過嚴謹細致的評審,專家組對該項目測試結果和取得的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意味著新一代高通量衛星通信技術得到驗證,也標志著福建省的海洋衛星互聯網技術能力得到權威認可。
據了解,“福建省海洋漁船衛星互聯網測試項目”是在農業農村部提出的“寬帶入?!惫こ檀蟊尘跋麻_展的,福建省作為海洋漁業大省踐行務實創新精神,率先開展相關技術可行性驗證。該項目由福建省漁業減災中心牽頭,達華智能公司旗下福建海天絲路衛星科技有限公司承接,各地市漁業管理部門參與。
眾所周知,茫茫大海上沒有4G網絡覆蓋,而高通量衛星互聯網技術可通過高通量通信衛星在漁船用戶與寬帶互聯網之間建立連接,使海上漁民能夠享受到家庭寬帶般高速率、高帶寬的互聯網訪問體驗。本次測試基于2020年7月9日發射的亞太6DKu頻段高通量衛星,它是我國覆蓋最廣、容量最高、功率最強的高軌高通量通信衛星,可以滿足漁民在海上與親友的視頻聊天、漁獲交易、海上救援,甚至遠程醫療等切實需求。
為了讓福建省各類型漁業船舶實現海上互聯網覆蓋,實現福建省在海洋漁業安全生產等方面提出的“看得見”“呼得著”目標,該測試項目開展了對高通量衛星互聯網技術在海洋漁業領域應用的全面檢驗。
為加快落實福州市關于加速智慧海洋“新基建”建設,推動高通量衛星互聯網“寬帶入?!钡囊?,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推動該測試項目率先在福州市開展“先行先試”試點,選取各類型漁船6艘,率先安裝新一代高通量衛星互聯網終端,積極開展相關測試,充分驗證了高通量衛星互聯網對海洋漁業生產、監管、服務等各方面的技術支撐能力,為后續應用積累豐富經驗。
▲ 福州晚報2021年1月12日A3福州新聞訊
福州晚報1月12日訊(記者 李錦清 通訊員 孫超)用手機發送視頻和圖片,和朋友即時通話,這在陸地上是再平常不過的小事,但對于海上作業的漁船來說,這件事曾經很難。今后,我省將改變這種情況。
記者昨日了解到,為推動我市智慧海洋的建設,在市海漁局的推動下,我市6艘漁船先行先試開展“福建省海洋漁船衛星互聯網測試項目”,經過4個多月的測試,于去年12月30日順利通過了專家組評審。我省新一代高通量海洋衛星通信技術,獲得了專家組的肯定。這也意味著我省海上作業漁船與陸地的通信,將邁入“呼得著”的時代。
據了解,原來作業漁船通常出港五六海里,由于通信信號無法覆蓋,漁業監管部門無法與漁船取得實時聯系。而漁船想要聯系陸地方面,一種是通過海事衛星電話聯系,但這一方式每分鐘收費1美元多,價格昂貴;另外一種則是通過發送短報文的形式聯系,這種通信方式,一方面是只能接收文字信息,容易造成信息遺漏,另一方面,由于短報文接收需要專門的設備,船員無法發送給家人。這些都給部門監管、海上救援甚至遠程醫療等,帶來了諸多不便。
“福建省海洋漁船衛星互聯網測試項目”,就是在漁船上裝一個高通量衛星通信終端,相當于為漁船裝了一個“移動WIFI”,作業漁船在大海上,也能實現4G信號覆蓋,輕松上網。相關人士介紹,有了它,漁船作業人員就能通過手機和親友打電話、微信語音聊天,也可以發送即時視頻,讓通信變得簡單便捷。這得益于去年7月我國發射的亞太6DKu高通量衛星,它是我國目前覆蓋范圍最廣、容量最高、功率最強的高軌高通量衛星。正是通過它,入海的漁船也能建立起與寬帶互聯網的連接。
市海漁局船港處工作人員介紹,接下來,我市將根據省海漁部門的統一安排,逐步為我市漁船安裝高通量衛星通信終端,讓漁船用戶享受智慧海洋建設帶來的成果,通信收費將按照惠民原則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