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至5日,由新華網、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財富傳媒集團、新華社新媒體中心和新華每日電訊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行。
本次論壇以“弘揚企業家精神,融入新發展格局”為主題,1300多名經濟學家、企業家匯聚一堂,研討當前中國經濟形勢,解讀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企業如何弘揚企業家精神,在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謀劃“十四五”發展,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貴州茅臺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靜仁,中國一汽董事長徐留平等商業大咖出席論壇并發言。
福州達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融圣獲邀出席4日召開的“創新合作 5G賦能產業高峰論壇”平行論壇,圍繞5G時代的創新實踐等話題,分享了他對于5G應用場景的體會和感悟。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指出,要“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建設”。
隨著5G應用逐漸開花落地,海洋效益將如何保障?對此,陳融圣提出衛星海聯網的達華實踐。海聯網分為岸網、海洋網和船網三個網。岸網基本百分之百是利用的5G通訊能力,用5G的覆蓋來實現應用。海洋網部分靠近岸面的部分也是采用的5G和4G信號,超過70公里或者20公里海域以外的,開始采用Ku、Ka波段的衛星來實現海洋上的覆蓋。船網就像路面上的車聯網,實現船跟岸、船跟船、船跟海之間的連接,實現數據共享和業務發展。
衛星如何與5G產生聯系?陳融圣介紹到,5G覆蓋在城市地段,沒辦法去覆蓋廣闊海洋,還有在山區等人煙稀少的區域。衛星的特點是覆蓋比較廣,不受環境影響,組網靈活可靠性較強,缺點是延時比較大,單星發星成本比較高、容量有限,不能用在密集性地方。所以,兩者的融合是必然的。
基于5G和寬帶衛星通信技術,達華智能科技以智能終端的研發、制造和運營為核心業務,致力成為全球領先的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陳融圣表示,達華智能科技運營的是高通量寬帶衛星,依托“數字福州”、“海上福州”的區位優勢和福州地方政府的優質營商環境,發展以海洋為中心的衛星應用場景。
海聯網將在多方面進行應用覆蓋,實現“海洋四化”。一個是現代化海洋農業,用大數據模式來對海洋數據進行分析、轉化,共享海洋數據,賦能漁業產業,為更多的漁戶、養殖戶服務。第二現代化海洋工業,讓涉海企業實現初、深加工,助力海上新能源、海上新基建。第三是現代化海洋服務業,做好海洋增殖服務,特別是海上旅游、漁業電商、海上物流、普惠金融,目前都屬于一個新興的產業發展,跟通訊也是息息相關的,需要海上衛星跟地面5G進行融合。四是現代化海洋治理,在海洋清潔、搶險救災、海洋安全等方面都有著落地場景的應用。
近來,達華智能科技聚焦“一網一屏”,布局寬帶衛星+5G通信能力并打造海上互聯網“新基建”;不斷提升數字顯示的交互終端產品生產制造能力,推出智能交互顯示終端、衛星收控終端,以及智慧城市電力、電網、市政等物聯網智能終端;持續打造平臺運營服務能力,搭建物聯網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等產業之間的有機系統,提升新基建融合基礎設施能力。
采用三網新模式,海岸網、金融網和終端網,達華智能科技將創造更多效益。陳融圣表示,利用5G和衛星技術的結合,海聯網已經接入漁船海上作業實時監控及船只突發故障、船員患病的遠程診斷等,打破海上漁船信息“孤島”局面,對漁民海上作業安全、魚獲交易和生活娛樂等提供有力支撐。
本屆論壇首次增設平行論壇“創新合作 5G賦能產業高峰論壇”,折射中國正大力發展5G應用,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駛入“數字化高速公路”,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貢獻力量。